假肢知识科普丨下肢假肢使用训练

在为下肢截肢患者安装假肢并进行适配检查后,还必须进行使用假肢的训练,以便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穿戴方法,更有效的发挥假肢的代偿功能。

由于下肢假肢在承重方式、控制方式、各关节的活动范围等方面与健肢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的功能训练,一旦养成不良步态,纠正起来将十分困难。

PART  01  | 正确穿戴

 

1.穿戴方法及步骤

(1)在残肢上套一层薄的、光滑的尼龙袜套,可以减少对残肢皮肤的摩擦,保护残肢皮肤。

(2)套上1-2层的残肢棉线袜套,用来吸汗和调节残肢接受腔内的容量。如长期穿用假肢,残肢形状会有变化。残肢瘦了可增加袜套,残肢肥了可减少袜套。

(3)套上内衬套,再在内衬套的外面套上一层较结实的尼龙袜套,这层袜套有保护内衬套和便于穿入假肢外接受腔的作用。

(4)将残肢插入假肢的接受腔。如果插入过于困难,可在尼龙袜套外面和接受腔内面涂些滑石粉再插入。若是PTB小腿假肢,插入位置合适后再系好髌上环带,然后可将髌上环带以上多余的袜套翻卷过来盖住髌上环带。

2.检查残肢穿入接受腔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般以截肢患者穿假肢站立位,感觉残肢在接受腔内能均匀承重,不感觉疼痛,同时自己感觉假肢长度也合适,则标志穿戴位置合适。

如果穿后感觉残肢末端顶着疼痛,则有可能是假肢短了,或残肢插入接受腔过多,需要多穿1-2层残肢袜。

如果穿上假肢感觉髌韧带部位(髌骨下一横指宽的区域为髌韧带部位)不能承重,承重多位于其下方骨突起,则有可能残肢没能插到位,可以试着减少一层残肢套,再穿上假肢感觉是否合适。‍

 

PART  02  | 站立、步行训练

1.站立平衡训练

开始时,可以扶着双杠扶手、拐杖、手杖练习正确的站立姿势,要求身体站直,两脚间保持10cm距离,体重能较均匀地放在假肢和健肢上,双眼向前平视对面的镜子,练习站稳,逐渐练习双手不扶任何物体站立,然后让截肢患者练习在身体前倾、后仰、侧屈、旋转运动中仍能站稳、不会摔倒。

2.身体重心转移训练

双足位置不变,截肢患者将全身的大部分重量反复地移到假肢上(把骨盆移向假肢侧,不允许把上半身向假肢侧倾斜),同时应保持身体平衡。

3.单侧肢体站立训练

假肢侧和健肢侧可以交替练习单侧肢体站立、平衡。假肢侧单独站立应能维持3-5秒。开始训练时可以扶双杠或拐杖,逐渐训练不扶任何物体,进行站立训练。

4.平行杠内(或扶双拐)步行训练

注意双腿的步长相近,步宽要尽量小些。

5.平行杠外(或不扶拐)步行训练 

如果在室内杠内双手不扶杠也可以走路,则可以进行杠外训练。截肢患者可以面对镜子,双眼平视沿着地上一条直的标志线训练步行。应注意训练时上身没有向假肢侧大的摇摆,双下肢的步长要相近,步宽尽量小,一般不应超过5cm,双下肢的支撑时间要相近,双足的外旋角度相近(如果不相近,应请假肢师及时调整)。

6.上、下楼梯(或室外坡路)训练

目的是为了截肢患者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步行环境,一般小腿截肢患者是能适应的。有的年轻人穿着小腿假肢还可以跑步、跳远、跳高,与正常人相比没有很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