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装配上肢康复流程一本通
上肢假肢康复流程对于上肢截肢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郑州品康假肢矫形器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康复流程:
- 接待患者: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截肢时间、截肢原因,仔细检查截肢部位,为后续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 入院检查:通过填写《康复质量检验表》,对患者进行多维度检查。如查看伤口恢复情况,记录既往病史和假肢穿戴问题,检查残肢末端承重性、皮肤敏感性、是否水肿,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假肢装配的病症、精神状态等。同时,测量残肢侧上肢各关节活动范围和运动肌力,检测肌电信号情况,还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试,如独立完成喝水、吃饭等 8 项任务,以此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康复方案。
- 假肢装配前锻炼
- 缠绷带:采用 8 字形缠绕法,远端比近端紧,每天早中晚三次拆开休息半小时后再缠上,若适应良好夜间也可缠,目的是残肢塑形。
- 降低皮肤敏感度:拍打或用搓澡巾从残肢远端向近端揉搓,每日两次,每次 10 - 30 分钟,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 功能训练:每日 1 - 2 次,包含矫正姿势、残肢侧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抗阻及主动、被动活动锻炼,防止关节挛缩。
- 肌电信号训练:使用肌电训练仪找信号最强处,固定电极后每日练习屈伸信号 2 次,每次 20 - 40 分钟,调整电极位置获取最佳信号。
- 理疗:利用 TDP 理疗灯照射,促进血液循环,上下午各一次,每次 30 - 50 分钟,灯距皮肤 30 - 40cm,但血管类疾病等患者禁忌。
- 假肢装配中锻炼
- 假肢穿脱及衣物穿脱训练:示范并指导患者正确穿戴假肢,确保肌电假肢电极到位,同时教导患者先穿假肢侧衣物、先脱健侧衣物的穿脱顺序。
- 关节控制及功能练习: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屈曲伸展、开闭手练习,还包括喝水、吃饭等多种日常生活功能练习,帮助患者适应假肢使用。此外,进行跑步练习,帮助患者重新掌握身体平衡。
- 出院检查:再次填写《康复质量检验表》评估项,检查残肢肌力、肌电信号,测试假肢在不同位置的开合次数,以及评估患者独立完成各项日常生活任务的能力,判断康复效果。
- 出院注意事项:强调假肢存放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接触挥发性油类;使用时勿超负荷或做危险动作;睡前清洗接受腔;残肢有伤口应停用假肢;肌电假肢远离强电磁场,外出带备用电池;硅胶手皮按特定方法保养,如用肥皂水清洗污渍,避免强力拉扯、剪裁等。
关键问题
- 假肢装配前为什么要进行多种训练?
- 假肢装配前的训练,如缠绷带能帮助残肢塑形,使其更适配假肢;降低皮肤敏感度可减少穿戴不适;功能训练能增强残肢侧关节力量和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肌电信号训练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假肢,TDP 理疗能促进残肢血液循环,为装配和使用假肢做好充分准备。
- 在假肢装配中,如何进行喝水练习?
- 喝水练习时,刚开始先用空纸杯练习,让患者掌握抓杯子的力度,避免把杯子抓扁,然后拿起杯子放到嘴边。之后可使用正常的水杯、水瓶,练习拧开瓶盖等动作,逐步适应使用假肢完成喝水动作。
- 肌电假肢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 肌电假肢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远离强电磁场,否则会干扰假肢操控。长时间不操控时可关闭电源以节省电量。外出时需随身携带备用电池,防止电池耗尽影响使用。